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美食文化 美食文化

龙山寺_龙山寺庙在哪里

zmhk 2024-05-06 人已围观

简介龙山寺_龙山寺庙在哪里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龙山寺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龙山寺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1.芽庄龙山寺几点能进去2.龙山寺的介绍3.怎样去龙山寺4.龙山寺的建筑艺

龙山寺_龙山寺庙在哪里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龙山寺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龙山寺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芽庄龙山寺几点能进去

2.龙山寺的介绍

3.怎样去龙山寺

4.龙山寺的建筑艺术

5.台湾最有名的寺庙有哪些

6.晋江附近周边旅游景区哪里好玩

龙山寺_龙山寺庙在哪里

芽庄龙山寺几点能进去

        龙山寺是芽庄的景点,此景点的营业时间是08:00-17: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建于19世纪后期,现在有很多僧侣在这里修行。寺内的汉字门联、龙纹雕柱等元素都透露着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

        在芽庄市区任何地方都能看见的24米白色大佛,就在这里,爬上后山的150级台阶,就可以看到庐山真面目。

        大佛安坐于莲花之上,俯视众生的欢乐与烦扰。如果选择从侧边的小路下山,还可以看见另一尊白色的卧佛。

        运气好还可以赶上参拜仪式,当地信众席地而坐虔诚礼佛,很是震撼。

龙山寺的介绍

       龙山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整座寺庙依山而建,龙山寺主殿供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西边是地藏王菩萨殿,东边是弥勒殿和南海观音殿。据传龙山寺的菩萨颇为灵验,因此香火很旺盛。当地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来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怎样去龙山寺

       安徽龙山寺,原名宝公庵,安徽省重点保护寺庙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202年),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龙山寺在台湾台北市西南,临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创建,至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万华),为台北市区的发轫点。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观音佛祖,亦称安海观音。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神诞,有盛大祭典。原建筑于嘉庆、同治间先后被地震和风雨破坏,现存建筑多为1920-1926年改建,1953-1965年扩建。正门石阶两侧保全的二铜柱是早期遗物,为重要的艺术品。

龙山寺的建筑艺术

       去龙山寺的方法如下:

       首先要坐火车到金华火车站下车,然后乘坐公交车。

       公交线路:16路 → b3-b路 → 义乌362路,全程约74.3公里。

       1、从金华火车站步行约350米,到达金华火车站南站。

       2、乘坐16路,经过2站, 到达火车站北广场(高铁站)站(也可乘坐330路、37路)。

       3、步行约10米,到达金华火车站北广场(高铁站)站。

       4、乘坐b3-b路,经过10站, 到达国际商贸城三区站。

       5、步行约70米,到达国际商贸城三区西站。

       6、乘坐义乌362路,经过24站, 到达龙山寺站。

       7、步行约410米,到达龙山寺。

       龙山寺寺前有月池一洼,山门为石牌坊,上刻“天竺梵钟”四个大字。进了山门,但见寺的前墙上嵌一大石碑,刻“龙山宝地”。两侧为钟鼓楼、正门廊前有石狮、石鼓各一对,门额“一片慈云”木匾。门内有拜庭,拜坛,坛上有亭。

       大雄宝殿气势宏伟,木刻,石雕、瓷塑,彩绘遍饰,精美璀灿。其中一对石龙柱,飞逸盘腾,工艺精湛,龙爪各抓一鼓一罄,击之发鼓、罄之声,巧妙神奇。

       殿内有千手千眼菩萨立像,系一根巨木雕就,通高2.3米。佛像头戴花冠,冠上雕许多佛首。佛脸丰盈慈祥,两手胸前合十。佛身两侧雕塑1008只手,如两扇羽翼,错落有致,姿态各异。每只手带镯,掌中各雕一只眼,或执书卷,法器,雕工精美绝伦。

台湾最有名的寺庙有哪些

       山门又称牌楼,系四柱三间歇山重檐式建筑,门柱上刻有孙科所撰“龙象为佛门法力表征杯度锡飞救世共宏菩萨愿,山川萃员峤人文盛美风淳俗厚化民深体圣贤心”石刻。

       庙埕铺面

       由长条花岗岩铺成,石材取自当年移民渡海来台时,压稳船舱用的“压舱石”,材质为泉州花岗白石。

       净心瀑布

       净心取自佛教大度经“人本无相,相由心生”,泷水奔腾,飞泉澈清,朝登佛门,先净其心,心灵净化,悟道慧根,具足相好,庄严其身,意指入庙门鼻闻桂花香,耳听流水声,心境自然平静下来,再参香礼佛,以表虔诚之心,此建筑于1996年完工。

       三川殿屋顶形式 中央正嵴抬高,与两侧断开,凸显出其华丽,为“断檐升箭口”式。

       龙、虎厅屋顶形式

       后方屋中央抬高,但不与两侧断开,称为“三川嵴”式;前方的小拜亭,屋顶有四片屋坡,称为“歇山”式。

       山川正嵴装饰 以“剪粘”技法做成“双龙护珠”。剪粘是以铅线作骨、灰泥塑形,再剪下色彩鲜艳的陶片或玻璃片,黏在外表而成。内容为“八仙过海”。

       前殿立面开间

       开间是两个可承重的柱子或墙身之间的距离。三川殿有五开间、龙虎厅各三开间,前殿总共十一开间,与一般五或七开间相较,是罕见的堂皇气派。

       网目斗栱

       斗呈方或圆形,栱呈长条状。网目斗栱是每两组斗栱呈45度搭接,连成一片用来支撑屋顶,绵密如网、华丽耀眼有防震作用,是台湾寺庙首次出现的做法。

       吊筒与竖材 吊筒又称垂花,可支撑檐梁,常凋成吊篮或垂花;竖材位于吊筒外侧,可遮饰榫接处,此处凋成“老子骑牛”。

       梁枋彩绘

       梁与枋都是檐下用来支撑屋顶的长条状木材,常绘有浓丽的彩绘,题材以历史故事或花鸟山水为主。

       木凋

       除了有承重功能的梁枋、斗栱、吊筒等不可深凋,其它檐下木凋都极尽凋琢之能事,像这个斗栱下的小木凋,刻成笑颜逐开的洋人造型,双手抓紧帽沿做撑持状,十分生动有趣,亦刻有穿和服之日本人。

       铜铸龙柱 是全台唯一的铜铸龙柱,龙身朝下,龙头碰到底部海浪又扭身昂首,力道十足。柱身上还有许多造型有趣、表情生动的“封神榜”人物,是难得的杰作,系洪坤福和李禄星作品。

       中门对联

       “龙舸度迷津发大慈云只要众生回首,山门开觉路入欢喜地更进十住安心”。由康有为所书,首字嵌入庙名,并表达出佛寺渡人的特色。

       抱鼓石

       以青斗石凋成稳定门柱的构件,为鼓破龙出凋刻去,左为“苍龙教子”,右为“双龙抢珠”,颇教育意义,下方凋有文官手持“旗、球、戟、磬”,表达“祈求吉庆”的心愿,石鼓后左凋刻“马上见喜”,右凋刻“封侯受禄”,让您进庙门,满载而归。

       石凋窗 内容取材自三国演义,以透凋法“内枝外叶”凋成。左窗由上到下的故事分别是:古城会、孙权决计破曹操、许褚裸身战马超,右窗亦有刘备赴甘露寺的故事。

       腰堵石凋

       石凋窗下一幅窄窄的石凋,位置约在腰间,称腰堵。这是以深浮凋法“剔地起突”,刻出博古架及花瓶等书房摆设,象征平安吉祥。

       八卦竹节窗 窗框为八卦形,窗棂用石凋成竹节,并附有花卉。窗棂必须是奇数,代表“阳”;其间隔为偶数,代表“阴”,表示阴阳调和。八卦代表吉祥,竹节代表平安,窗户四周凋有四只蝴蝶,“蝴”谐音“福”,“蝶”谐音“耋”,八十岁的长者称耋,表示长寿之意。

       西式小山墙

       台湾在日治时大量引进西方建筑,而龙山寺匠师来自对外贸易极盛的泉州,在此出西方建筑的小山墙,反映了时代背景。

       拱门 龙虎厅入口做成拱形,是受到西洋建筑的影响。拱下的柱子尚附有柱节,做法别出心裁。

       龙门右石凋窗

       螭虎团成的香炉中凋刻着戏曲故事,颇得“炉里乾坤”妙趣。此处凋刻戏曲“孟丽君脱靴”,也有人认为是“绣襦记”中李亚仙,或“送银灯”的才子佳人。

       龙门左石凋窗

       香炉四周刻有仙童骑鹤,手执圆球或令旗,亦为“祈求吉庆”之意,香炉里的故事是“吕布戏貂蝉”。

       柜台脚 又称“地牛”,即墙身底部的收头,一般多凋成螭虎图形,这里凋成双鲤鱼,象征“鲤鱼跃龙门”,十分生动。

       书卷石阶

       入口处的石阶,做成向外打开的书卷形,含有欢迎访客的意思,造型引人入胜。

       龙门对看堵石凋

       左右相对的墙,称对看堵,这里以线凋法“水磨沉花”凋成,线条向内凹沉,图桉呈面状却仍有凹凸立体感,必须把凿子磨的不利不钝再刻,极费功夫。这里边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另一边是“樵夫系鞋”。动作逼真而有美感,是极上乘的作品。

       门神 三川殿共有六尊门神,姿态高大威严。中央两扇绘韦驮及伽蓝,是佛寺常见的护法;左右共四扇的是四大天王:提剑的增长天王、操琴的持国天王、拿伞的多闻天王和握蛇的广目天王,象征“风调雨顺”。

       三川藻井

       以不断向中心集中的斗栱,交织成网状的天花板,又叫“蜘蛛结网”。此藻井为八角形,斗栱满布彩绘,光灿夺目;承托藻井的象座及竖材,凋工精湛,十分可观。

       郊商献匾

       高挂在左右的梁架上,有清代中期艋舺著名的商业组织“泉郊”和“北郊金万利”的献匾,可印证龙山寺在艋舺经济上的中心地位。“郊”类似今天的商业公会组织,泉郊是对泉州贸易的团体,北郊则专做大陆北方港口贸易。

       后侧龙柱 一对青斗石凋成的龙柱,龙身转折盘绕、龙首气势雄健,是泉州溪底派匠师蒋细来的杰作,龙柱上彩绘金箔,显示当时居民富裕的生活。

       观音炉

       中庭上置有一个大香炉,每日由义工擦拭得大放光明,炉上刻有四个荷兰憨番抬炉,有表示过去台湾为外国统治不满心态的移情发泄作用。

       左右护室

       护室有连接动线的功能,内部作为服务处。屋嵴平直,为“一条龙”式;高度最低,以凸显中轴线上的殿堂。护室上建有华丽的钟鼓楼,是龙山寺的特色。

       边门壁堵 左边是龙堵,龙首硕大威严,翻腾于云纹之间;右边是虎堵,勐虎瞪着夸张大眼,头下尾上表示“勐虎下山”,这是1920年保留至今的交趾陶作品,为洪坤福最著名的作品,具有历史保存价值。

       御路

       在正殿月台下方,刻有云龙御路,龙右手拿印,左手握珠宝,象征有权有势,过去封建时代皇帝入庙必经之路,云龙旁有鳌,鳌即状元为新科状元入庙必经之路,台北孔庙御路无鳌,因台北未出状元,故官建的庙宇不能有鳌。

       中殿屋顶形式 在有四面屋坡的屋顶上,再加一层屋顶,称为“歇山重檐式”,是南方寺庙中最尊贵的作法。

       中殿戗嵴装饰

       屋顶上呈45度下斜的屋嵴称为戗嵴或规带,正殿上下屋顶共有八个戗嵴,都以剪粘做装饰。上层四个做成展翅飞起的凤,下层四个做成昂首回望的龙,与飞凤相对。飞凤位于较尊贵的上层,正呼应了龙山寺主奉女神的特质。

       中殿龙柱 中央两根龙柱,柱身上下各盘一条龙,称为“翻天覆地式”,旁边透凋神兵神将,凋工精细繁复,龙柱下刻有鲤鱼跃禹门。

       中殿花鸟柱

       粗大的老梅树盘绕柱身,枝丫间栖息小鸟,姿态各异。下有一只大凤凰,气宇不凡,寓意“百鸟朝凤”。

       中殿回廊壁堵书法石刻

       正殿四周由柱列撑起一圈通道,仿佛可以骑马畅行,称为“走马廊”。外壁堵上满布书法石刻,草书狂放、隶书端雅,值得细赏,注意寻找,还有梁启超的诗词呢。

       中殿回廊石凋窗 正殿左右各有一扇八卦窗,是两位匠师的对场作品。由四角浮凋蝙蝠围绕着八卦窗,有“赐福”之意。窗内再由四只螭虎团成中央圆圈,刻画着“麻姑献瑞”,另一扇则是“松鹤仙翁”。回廊上刻有“忆当年红羊浩劫我佛泰然自在”以作历史见证。

       中殿藻井

       正殿内的大藻井是圆形,周围以八个龙头栱支撑,内部绵密的斗栱层层上升,呈顺时钟旋转,技巧十分高妙,1920年王益顺设计藻井斗栱系顺时针方向旋转,1954年重修时却成为现在的逆时针旋转,不管如何,象征佛教主张人生轮回之意相同。

       释迦牟尼佛塑像

       表情慈悲庄严,是日治时出身艋舺的凋刻名家黄土水的作品,二次大战时也遭炸毁,现物是1989年由行政院文建会以原模翻制五尊,其中一尊赠送龙山寺永远保存。

       后殿 后殿主祀妈祖,并供奉其他大小神明,以满足民间各种需求。神明众多,是龙山寺的特色之一。建筑上文昌殿因火灾烧毁在1982年重建,1997年妈祖殿、关帝殿因梁柱腐蚀重修,1999年6月30日完成。

       后殿壁堵石凋

       壁面刻有“红毛番吹法螺”,凋工生动,表示有请洋人看守庙堂,以反映出中西接触初期,民间对外人不满的心情。

       后殿人物柱

       亦为泉州石匠所凋,柱名“郊游纪趣图”,其间人物百态千样,骑马、系鞋、脱下斗笠、张口长啸,动作逼真而轻松有趣,是极具特色的石柱,慢慢寻找,人生四畅也在里面。

       后殿正背装饰 屋顶正背系于民国八十六年重新以交趾陶片剪粘,除双龙外,中间系财子寿剪粘,象征庙内供奉道教神明。

       后殿神明

       龙山寺后殿供奉道、儒教诸神明,妈祖厅神明摆设男左女右,后殿神明摆设左文右武,完全合乎礼制,各神明司掌不同,分工合作,香火鼎盛。

       钟鼓楼

       “暮鼓晨钟”即指寺庙在早晚诵经时,敲钟打鼓以收摄心神。此钟鼓楼的屋顶为六角形、三重檐,屋坡成反曲线,形如头盔或轿子顶,所以称“盔顶”或“轿顶”式,是台湾首次出现的作法,后来蔚为风行,中正纪念堂即此一例。

       地下公厕 台湾的生活环境,厕所卫生最令人诟病,如何将现代化设备溶入古迹文化,龙山寺地下厕所率先做到了,龙山寺地下厕所兴建于民国八十年,地下共分三层,最底一层为化粪池,第二层为维修室,最三层为厕所,男女分开,地面设置残障厕所,通往厕所的阶梯是大理石做的,墙壁贴上暗红色壁砖,外表与古迹颇为配称,内有空调设备及临时发电机,连自来水龙头都是自动侦测分段式冲水,且有专人管理,不愧为全台模范公厕。

       虎门右石凋窗

       香炉里的故事是“李白解表”。李白识得番文,被唐玄宗召见解读番邦呈书,并手草番文回答。李白见昔日羞辱

       虎门左石凋窗

       他的太监高力士、太师杨国忠在旁,便奏令两人托靴磨墨,然后自己酩酊大醉解番表,自得其乐。 虎门左石凋窗

       香炉里的故事是“三娘教子”。薛家第三夫人王春娥丈夫从军,遂靠织布与子度日。其子背书不成,被训后出言顶撞,三娘气将织机割断,义仆在旁劝解,其子从此发愤读书。

晋江附近周边旅游景区哪里好玩

       到香火最盛的龙山寺感受岛文化

        想体验台湾与内地老百姓风俗的大不同吗?寺庙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台湾的寺庙很多很多,但有200多年历史的台北市里的龙山寺,则被视为最为神灵的地方,这里的香火自然也是天天鼎盛。可以说,这里仍然是当地居民信仰、活动、集会和指挥的中心。

        最值得一试的,是在龙山寺前广场上,寻找古老的、边缘切割很不整齐的那种石板。你的手抚摸的,可能正是最早渡过海峡来到台湾的那些移民们,用来压稳船舱的那块石板。

        龙山寺整个结构是完整“回”字形,在传统的寺庙建筑中,是一种非常尊贵的布局。龙山寺不仅典藏许多艺术珍品,而且一年中有多次节庆,都非常热闹,不妨前来开开眼界。

        行程建议:坐捷运板南线在龙山寺站下车;坐公车可乘1、38、49、231、233、234、264等路在龙山寺下车。

顺治出家龙山寺之传说(1)

       晋江附近周边好玩的旅游景区有:灵源山、龙山寺、安平桥、围头湾、晋江市博物馆。

1、灵源山

       灵源山高三百零五米,唐代称“太平山”。据说是因山顶高且平而得名,又以其山形如飞鹏称为“大鹏山”。宋时,因见山中“时涌灵源”而称“灵源山”。

2、龙山寺

       龙山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海八中路242号,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年),初名普现寺,又名天竺寺,俗称观音殿。龙山寺寺坐北朝南,由放生池、山门、钟鼓楼、前殿、拜亭所组成。东西两侧祠庙、斋厨、禅房,总占地面积4250平方米。

       龙山寺大殿有三大门,大门门楣悬挂历代书法名家字匾。龙山寺同时有遍布台岛数以百计的分灵,为当年泉台儿女开发宝岛台湾的座座丰碑,成为密切泉台关系的重要桥梁之一。

3、安平桥

       安平桥,曾用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4、围头湾

       围头湾位于中国品牌之都、著名侨乡晋江市。是泉州三湾(泉州湾、围头湾、湄洲湾)中重要的一环,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据清代周学曾等纂修的《晋江县志》这样描绘围头:正瞰大海,南北洋舟船往来必经之地。围头湾海阔水深,是天然避风良港。

5、晋江市博物馆

       晋江市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世纪大道382号,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展厅面积5500平方米,是综合性博物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灵源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龙山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平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围头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晋江市博物馆

        ? 清世祖顺治皇帝削发为僧,皈依佛门是清朝的一大谜案,世传不一。有的说他出家于五台山,有的说他病死于紫禁城,究竟顺治在何方隐居,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客死何方,寿寝何处,这可是历史一大谜团。而地处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市下昂朱家坝一带却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又神奇的传说,历代相传着。

        ? 说顺治皇帝下凡(出家)于此地的龙山寺,圆寂后自毁于科寺头古庙(注:龙山寺当地人俗称科寺头庙)。下面就是我小时候,经常听村上长辈说的顺治在这儿隐居,出家当和尚后发生的一系列神奇而又玄妙的故事。

        1.顺治出家

        ? 顺治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弃九五之尊而选择出家是有他的苦衷和难言之隐的。据说这与当时的绝代佳人董小宛有关,史传版本很多,这儿我就不一一多多描述了。

        ? 顺治身为皇帝却保不了钟情的女子董小宛 ,还有朝中的国事常常不是自己说了算,做一个傀儡皇帝还有什么意思,结怨日深,一气之下,悄然离开皇宫,抛弃皇妃幼子,独自一人“下凡”民间,遁入空门,太诡异,又太不可思议了。

        ? 据说,他先到了五台山削去了灰发,当了和尚,每天吃斋念佛,日子过得还算平安清闲。

        ? 在此过了若干年,八岁为王的康熙己成长为一个英俊少年,常年打探父皇下落,一日得知父皇未死,出家当了和尚。心中大为不快,就数次派人在全国各地寻觅父皇下落,风声越来越紧,五台山也时常有秘探来访。

        ? 当家的方丈闻知消息,十分害怕,生怕殃及本寺众僧,连忙去见顺治。

        ? 顺治正在诵经,方丈便道:“陛下不好了,当今皇上正严查,执意请你回京养老,共享荣华富贵,享受未来生活。”顺治厉声道:“我己离家多年,已是出家人,出家人四大皆空,我不想回京,让他查去吧。”方丈进言:“陛下,当今皇上还年轻,思父心切,恐不会善罢甘休,还是请还俗回宫吧。”顺治大为不快,说:“贫僧不改初衷,由他去。”方丈一听,顺治决心如此坚定,就善言劝言:“陛下安住于此,乃是本寺的荣光与福缘,假如陛下有什么不测,老纳我怎么对得起天下众生和佛门先师,以我看来,陛下还是另谋去处吧。”顺治沉默不语,他思忖着,出家后还有烦恼,五台山看来己无法再耽下去了,也不是一个可久留之地了。便对方说:“长老,阿弥托福,你帮我拿个主意,何处安身,方可避此难关?”老方丈慢吞吞地说:“陛下,容我算来。”闭目静思,扯指算了良久,才对顺治说:“陛下,远离京都,远离这儿,去江南,可免是非,可保一生平安无事。”接着又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顺治问道:“江南地大物博,寺庙众多,何地何处安身为佳。”方丈又曲指算了许久,才慢慢开口:“陛下有了,有了,逢科登身,逢科而修,定成正果,功德圆满,可得一生安恙。”方丈还再三嘱咐:“早去早安,夜长梦多。”顺治大喜,次日便打点行装,辞别方丈,离开了五台山,向江南而来,日日巡访带“科”的寺院。

       整理人:朱水桥(朱熹后裔,朱家坝敦雅堂后代)

        2002年6月初稿,2019年7月22日修改稿

       好了,今天关于“龙山寺”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龙山寺”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